网站首页 / 腾讯股东 / 正文

原始股东减持如何交税(马云减持股权套430亿,要不要交个税,如果要交,大概交多少?)

时间:2023-05-11 11:00:39 浏览:

原始股东减持如何交税(马云减持股权套430亿,要不要交个税,如果要交,大概交多少?)

本文目录

  1. 马云减持股权套430亿,要不要交个税,如果要交,大概交多少?
  2. 当前很多中小创的小票股价接近了历史价格底部,但大股东却在底部减持,是什么原因?
  3. 阿里如何与软银切割,23%的股份如何稀释?
  4. 为什么一些股票的大股东在股价低位时却公告减持计划?
  5. 核定征收的企业如何申请?

马云减持股权套430亿,要不要交个税,如果要交,大概交多少?

谢谢邀请

我国没有资本利得税,也就是说在股市里因为价格上涨获得的利润不需要交纳任何税,买卖时只需要缴纳国家印花税和券商的佣金。

当前很多中小创的小票股价接近了历史价格底部,但大股东却在底部减持,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中小创的股票已接近底部,但还有一些大股东减持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第一,这些大股东他们自己最清楚自己企业发展状况,由于本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盈利低下,甚至亏损,公司随时都有破产的可能,现在不减持还待何时。第二,有的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现在把自己的股份减持后,过一段时间又可以增发股份,实际上是自己在给自己增发,过了解禁期又可以减持,其实这些人的做法就是把市场当成了他们的提款机。第三,有些公司可能即将破产,有被退市的可能,在公司还没破产之前,尽可能将自己的股份全部减持。由于中国股市制度不严,对上市公司的一些违规行为处罚太轻,特别是在退市这个问题上,没能将退市公司在市场的所有融资及股份减持所得全部追回,因此造成一些上市公司对退市报无所谓的态度,退市就退市,反正我已经捞肥了。

鉴于以上几种情况,大家想一想吧,这些无耻之徒能不拼命的减持吗?

阿里如何与软银切割,23%的股份如何稀释?

感谢邀请!

当初马云创建阿里巴巴的时候,因为孙正义的投资,让我们看到了今天的阿里巴巴,对于马云来说,当时的孙正义,算他半个“恩人”。但是要知道的是,孙正义在阿里巴巴的身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收益,所以这是一笔不赔本的买卖。

如今的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世界的互联网企业龙头,而孙正义更是坐享其成,把阿里巴巴当成了自己的摇钱树,只要需要资金了,就大肆抛售Alibaba,这就是目前的情况。

古语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前不久,孙正义大量抛售阿里巴巴的股份进行套现,并且进行了其他地方的投资。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在意的,毕竟人家来市场也是为了赚钱。

但是!!让人气愤的是,孙正义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居然不仅开始大量卖出中国所有的股票(目前软银几乎已经全部退出了A股市场),还拒绝和华为合作,投向美国的怀抱!这令马云非常的气愤。

于是,马云和阿里巴巴的众多官员开会,决定稀释股份,与软银切割!那么马云会如何做呢,其实我们可以看出,甚至预想到几个策略:

第一,马云已经申请回归香港上市,并且通过拆股扩大股本!

6月17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将在今年7月25日香港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表决三项议案,其中最受到关注的是阿里要将每股普通股拆成八份,计划将普通股数量从现在的40亿股扩大至320亿股。如果该计划获批,将在2020年7月15日前进行拆股。

第二,盒马鲜生“独立”!

盒马升级为独立事业群,侯毅(老菜)继续担任河马总裁,向张勇汇报。

第三,重组创新业务事业群!

重组创新业务事业群,朱顺炎担任总裁,负责UC及旗下移动创新业务、天猫精灵、阿里文学、阿里音乐。

第四,尽快推动蚂蚁金服的上市

说白了,蚂蚁金服,菜鸟快递都是目前阿里集团下最强大主营业务,与阿里巴巴进行分割,未来也更有希望上市,也更不需要为软银打工!

只能说,祖国的利益大于一切!软银虽然是投资企业,是商人,但是毕竟是人!!不能损害老东家的利益,并且现在软银的所作所为实在太明显,在这个节骨眼上,拒绝华为的5g更是不理智的!

所以马云的出收也一定是不会手软的,毕竟祖国的利益不是用来谈判的筹码。那么“回家”上市,扩大股本,稀释股权,以及未来把阿里巴巴内部核心的产品分离出去,单独上市,其实一定是趋势所在!!还是那句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孙正义你不仁,休怪马云不义了!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谢谢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为什么一些股票的大股东在股价低位时却公告减持计划?

低位出减持公告,其实很好理解。

股民觉得股价是低位,大股东从来不觉得,他们认为还在高位,还要套现。

三五十倍的市盈率,就代表公司得正常运转三五十年,才能赚到这么些钱,换做是你,会不会选择减持套现?

高位套现没人接盘,拉高后,再跌下来,到低位套现,总有人接盘了吧。

价格锚定是非常可怕的,无形中影响着很多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一只股票创新高,10块钱的时候,你觉得贵,当股价涨到20块,再跌回10块钱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便宜。

因为有人把价格的锚抛到了20块,让你误以为这只股票可以值20块。

这时候,再次面对10块钱的股价,你自然就心动了。

但你从来没想过,这只股票,这家上市公司,依旧是原来那家上市公司。

大股东减持套路太多,作为散户,由于立场不同,很多时候没法理解大股东的行为,也很正常。

为什么大股东不计成本减持

很多人常问,上市公司不是还行,每年不也有几千万利润,有时候净利润还在增长,为什么还要减持?

记住,资本市场,是带着杠杆的。

一家公司的净利润有1亿,市盈率60倍,市值就是60亿。

这个60倍,就是市场给的杠杆。

换个说法,每年赚1万,和一次性给你60万,你选哪个?

我想这个问题一看都明白,我有60万,每年存银行,利息都不止1万了。

所以面对60倍的市盈率,你作为股东,你怎么选?

或许你会问,那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的股东不减持。

假如公司今年赚1亿,明年赚1.5亿,市值从60亿,涨到90亿,谁都不傻,谁都不会选择提前去减持。

所以,绝大多数股东减持,都是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保持谨慎的态度,甚至是不看好公司的发展。

而股东为了避免减持带来的利空影响,或多或少都会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当然,有一部分股东,本就是财务投资人,俗称风投,这部分资金在企业上市后,一定是会择机退出的。

它们所持有的原始股份价格极低,利润空间巨大,所以并不会太计较成本,能顺利减持即可。

不过,大股东的原始股,持股成本更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不论股价到什么位置,能套现出来的都是纯利润。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觉得股价已经很低了,股东仍然不计一切成本在不断套现,因为没什么成本。

对于这些人来说,套现之后已经财富自由。

有一部分会做些投资,还有一部分甚至另起炉灶,再开一家类似的公司,或者二次创业,各有各的想法。

总之,对于那部分想减持的股东来说,现金比起股份,不论是灵活性还是实用性,都要好上千百倍。

企业经营毕竟有风险,而且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如果可以直接套现,财富自由,何乐而不为。

一旦股东有这样的想法,结果大概率就是企业的发展停滞,并在未来几年将出现重大问题。

为什么你觉得便宜,其实并不便宜?

很多人动不动就会提,股价低。

其实股价低,并不代表便宜,股价低背后,往往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出现比较大的问题。

绝大多数股价低的股票,或者说下跌的股票,本质上有业绩的滑坡。

股价的便宜,不是价格说了算,而是业绩说了算。

是不是真的便宜,也不是股民说了算,而是大资金说了算。

一只股票,跌的时候没有资金接盘,那就说明大资金对于股价的判断,是股价贵了,没有投资价值,所以资金不愿意买入。

很多股民,不会跟着上市公司情况和当下的大势情况来判断股票的价位高低,很单纯的以历史价格与现在价格来做比较。

当你把价格的锚,定在了历史的最高位,那么随便怎么样看,股价都显得便宜了。

要知道,曾经有上百元的个股,最终退市的,还有很多个股,距离股价的巅峰,至今不足1/10。

有一部分亏大钱的股民,基本上都是一路跌,一路补最终越亏越多的。

判断股票是否便宜,最好的一个指标,其实是动态市盈率。

用市盈率来判断股价是否便宜,或者说价格性价比高,其实是没问题的。

但是,所谓的市盈率,其实都是动态的,个股的业绩也是动态的。

动态的指标衡量静态的价格,这就是有问题的。

当业绩逐年递减,市盈率还是那么多,股价就理所应当逐年递减。

很多企业,到后期公司都开始出现亏损了,那么衡量价值的指标可能就是净资产,以及营收了。

股民之所以误判股价在低位,无非就那么两条。

要么不理解真正的价格体系,要么是静态的对股票做了定价。

这两种错误的方式,很容易让人掉入坑里,错把垃圾当成宝。

大股东减持一定利空吗?

股价低位,大股东减持,一定是利空吗?

首先,大股东减持一定是利空,但利空不一定下跌。

很多个股出现利空,然后股价上涨,也是存在的,所以大股东减持不是好事,但不一定代表股价会跌。

一般来说,大股东会公布计划减持的股份数量,但并不一定真的会抛售那么多的股份。

其次,一些资金想要介入该股炒作,正愁没有筹码,借着利空可以拿到散户恐慌盘和股东的筹码,后续展开升势。

当然,也不排除股东和资金有暗箱操作的联动,坑蒙股民。

从策略上看,大股东减持的股票,尽量别买。

但持有的股票,如果突然大股东公布减持计划,那么建议先观望,不要盲目的抛售。

如果股价不跌反涨,或者下跌后马上就拉升,那么还是可以短期持有的,记得是短期持有。

仅有极少部分的个股,诸如海康威视这样的,大股东虽说在减持,但依旧兢兢业业的经营着公司,把公司越做越大。

绝大多数,最终都是长跪不起的。

所以,大股东减持的一定要注意了,没买的尽量规避掉,以免入坑。

减持这件事,其实是一种资本的退出,是资本市场正常的现象。

既然市场给了减持的玩法,只要不是违规减持,都是合理的。

所以,我们作为投资者,不要总去怪市场减持,大股东套现,这是规则,没法改变。

而是应该尽量去了解哪些公司有减持的倾向,减持对于公司的影响。

多注意自己持有的股票,企业高管的人事变动情况等等。

自强则万强,尽量想办法掌握主动权,而不是每一次都被动接受,被动踩坑。

股票市场从来不同情任何一个散户,散户只能靠自己。

核定征收的企业如何申请?

上市公司遭忽悠,被“假核定“”真稽查“

“我们被苏桥(化名)坑惨了!”一位上市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感叹道。

让他如此表述的是,一封税务稽查文件,文件内容是说该上市公司一个合伙制持股平台,因为事前核定征收时确定经营范围与企业纳税申报时实际经营项目不一致,涉嫌提供虚假资料骗取税收利益,要求企业重新鉴定征收方式,按照“经营所得”5%-35%据实申报。这一来一去,可能要补税上亿元,并且还可能要缴纳上千万的滞纳金和罚金。

企业内部的反弹可想而知,当时就是为了享受“优惠政策”,从深圳迁址到福建,并且严格按照招商代理的要求,将投资类的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更换为商务咨询类,也顺利拿到了《税务事项通知书》。但是按照核定征收方式缴税后,却迟迟不能清税注销,直到年后税务机关电话通知法人代表,要求法人代表面谈,结果就收到了税务机关下达的稽查文件,认定企业事前没有如实向税务机关报告企业从事股权投资的业务事情,以自己从事咨询服务为由骗取税务机关下达《税务事项通知书》,要求企业限期依5%-35%税率补足股票减持税款。

记者向企业所在省税务机关了解到,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法规>的通知》(财税[2000]91号)第七、八、九条规定,主管税务机关确实有权对符合条件的合伙企业采用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因而企业迁入后,税务机关根据企业报告的行业类别下达《税务事项通知书》是符合相关规定。但企业在《税务事项通知书》有效期限内,超出原报告经营范围取得大额股权收入,同时未向税务机关申请重新核定并取得新的《税务事项通知书》,违反了《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条例,企业这类“主观骗税”行为,应视作“偷税”情节,应全额追缴并处以罚金。

记者向行业专业人士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各地财政状况恶化,大量所谓的“招商代理”、“财税服务”机构涌现。这类机构普通采取一系列“打擦边球”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所谓的“节税服务”。专业人士提醒,这其中很多方式都是不合规的,就如上文所述的这种事前“假核定”,事后“真稽查”的情况屡屡发生。企业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控意识,谨慎筹划,提供自身纳税合规性。

猜你喜欢:
热门文章
随机文章列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