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股东 / 正文

股东合作协议书范本,合伙经营股东协议有效吗?

时间:2023-06-01 12:31:05 浏览:

公司股东协议和公司章程的区别?

股东协议和公司章程的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1、法定性不一样。公司章程依法是必须制定的,而股东合伙协议则法律没有要求股东必须签署,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股东合伙协议是可有可无的;

2、公司章程是公司必备文件,而股东协议则是任意性文件,公司章程是我国公司法强制要求的公司必备文件,没有公司章程,公司就不能成立;

3、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均具有约束力,也就是说,公司章程的作用范围包括股东,公司以及公司内部组织机构与人员,而股东议仅仅是股东之间的任意性合同,需遵守合同相对性的原则,其作用范围仅限于签约的主体之间,即股东协议仅对股东具有法律约束力;

4、隐私保护程度不同。股东合伙协议不需要公开,也不需要到公司登记部门备案,仅仅是在股东之间保存即可,具有较强的隐私性,对于股东之间的隐私具有很强的保护性。即便是存在股权代持的问题,实际投资人之间签署了股东合伙协议,但是在公司章程里面备案的股东姓名、名称以及在公司登记部门登记的股东姓名、名称可以不是真实的投资者,可以由他人作为名义股东,成为实际出资人的股权的代持人。

股东合作协议书范本,合伙经营股东协议有效吗?

合伙经营股东协议有效吗?

合伙经营股东协议是有效的。合伙经营,就是几个当事人,经过协商,共同参与经营某个项目,大家都是股东,是合伙人,并且制定了合伙经营协议,这个协议对股东来说,是一种约束行为,是有法律效力的。

在今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合伙人主要依据,这回回会做协议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合伙人与股东有什么区别?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合伙人和股东两个词可谓时刻萦绕于耳畔。那么合伙人和股东有哪些区别,商业上所称的权益合伙人和事业合伙人都是不是一回事,以下来说一说。

1.法律意义上的合伙人与股东:

(1)依据的法律是不同的:

合伙人是合伙企业的投资人。包括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依据的是《合伙企业法》。

股东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人,依据的是《公司法》。

(2)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

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分两种,普通合伙人承担的是无限连带责任。所谓无限,就是在投入的钱不够偿债的时候,要以自己的所有财产对债权人承担责任;所谓连带,就是不管你合伙协议如何约定的,所有合伙人对企业债务都有责任向债权人偿还。有限合伙人则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对于公司的股东,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3)参与经营管理是不同的:

在合伙企业中,普通合伙人一般可以参与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有限合伙人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有权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直接参与其中或者间接参与)。

(4)其他不同:

如出资方式,合伙企业合伙人可以以劳务出资,而公司的股东则不行;

又如体现法律效力的方式,合伙企业是合伙协议,而公司是用公司章程;

再如退出的形式,股东可以进行股权转让,而合伙人则是退伙,等等。

2.商业模式中的合伙人与股东:

在我们平时所听到的名词中,还有很多别的合伙人,比如事业合伙人、权益合伙人等等,这些是为了在商业模式中进行管理和激励而创造出来的,与法律所规定的合伙人是有区别的。

在公司中,如果仅仅是通过协议约定的合伙人,而不是章程上所列明的股东,那么仅仅是对协议签署人有法律效力的。登记在公司章程中的股东,则具有公司法所约定的法律效力。

以上是财会小童观点,欢迎大家评论补充。

如何稀释股东的股份?合伙人如何通过股权致富?

谢谢邀请。

1、稀释股东股份的方式

常见的稀释股东股份的方式包括增资、股权转让、设立期权池、债转股四类方式。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相应的情况。

(1)增资。增资就是增加公司的注册资本。增资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新增的外部投资人增资,另一种是原股东增资。

①原股东增资:假设甲乙两人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00万,甲出资80万,乙出资20万,那么股权比例为甲80%,乙20%。随着公司业务发展,甲考虑增加在公司的股权,于是公司进行增资,新增100万注册资本全部由甲认缴,那么此时公司的注册资本达到200万,股权比例方面甲占90%(认缴180万注册资本),乙占10%(认缴20万注册资本)。在该等情形下,甲的股权比例提高,乙的股权比例降低。

②外部投资人增资。还是上面的例子,甲乙出资100万,甲占80%,乙占20%。随着公司发展,有外部投资人丙想要入股,于是对公司估值2000万,投资10%,投资200万。此时,公司股权结构变为甲72%,乙18%,丙10%,原股东甲乙的股份均被稀释了。

(2)股权转让。同样涉及两种情形,即一种是有新增的外部投资人增资,另一种是原股东增资。总体上和增资差不多,只不过没有注册资本的变化,例如上文的例子中,甲把10%的股权转让给乙,变成甲70%,乙30%;或者甲把10%股权转让给丙,变成了甲70%、乙20%、丙10%。

(3)设立期权池。很多初创企业用这种方式来作为吸引人才加入的准备。同样以上文为例,甲乙设立公司后,分别占比80%和20%。为了考虑后续吸引人才,甲乙决定设立15%的期权池,用以把期权池中的股份发放给公司的核心员工。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股权结构变成:甲68%,乙17%,期权池15%。

(4)债转股。即公司的债权人把相应的债权转为公司的股份。仍以上文为例,甲乙的公司向丁借款100万,约定后续丁可以把该借款转为公司10%的股权。如果丁后续实施该债转股的操作,那么公司股权比例变为甲72%,乙18%,丁10%。

2、合伙人通过股权致富的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将公司做大,吸引外部投资人,提高公司估值后出让股权获得收益,最理想的情况是通过上市获得更高的股权价值与收益。

仍以上文的例子,甲乙出资100万建立公司,分别占股80%、20%。公司经营壮大后吸引了后续投资人丙进行A轮投资。丙对公司估值为投后2000万,出资200万占股10%。A轮投资完成后:甲占股72%(账面估值1440万元),乙占股18%(账面估值360万),丙占股10%(账面估值200万)。可以看到,甲的股份价值增长到了1440万,而原本其股权的账面价值仅为80万。

如果A轮投资即将完成时,又有一个外部投资人丁想要收购甲的老股,并且假设甲按照A轮估值的8折出让5%的老股,那么此时甲可以获得股权转让款:2000万x0.8x5%=160万,此时甲获得了80万现金,同时还拥有公司67%的股权(账面价值1340万)。

如果公司上市的话,股东获得的回报会更加丰厚。假设公司后续又进行了几轮融资,甲的占股被稀释到20%,哪怕仅按照30亿的市值计算,该部分股权价值也有6亿元。

1%股份算是合伙人吗?

1%股份也属于合伙人

合伙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联合经营企业,合伙人分享企业所得,并对企业亏损承担连带、无限责任的组织形式。股份制是指以投资入股或认购股票的方式联合起来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股东按股权多少享有管理权和分配收益

猜你喜欢:
热门文章
随机文章列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