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股东 / 正文

创始股东合伙协议书?通过有限合伙成立的基金,管理人与投资人签订什么协议?

时间:2023-05-24 12:30:25 浏览:

本文目录

  1. 什么是公司创始合伙人?
  2. 合伙开公司,股权怎么分?
  3. 合伙企业一般需要几个股东?
  4. 合伙人与股东有什么区别?
  5. 通过有限合伙成立的基金,管理人与投资人签订什么协议?

什么是公司创始合伙人?

合伙人就是股东的意思。创始合伙人就是创始股东,最早发起创立企业的股东。

合伙人等同于股东。一般常用于创业型企业或者合伙制企业。创始合伙人就是公司的创始股东,是公司最早的发起人,对于司的成立和早期发展提供主要资源,一般也是公司的董事长和控股股东,对于公司有主导性的决策权。

合伙开公司,股权怎么分?

你手中有一个非常棒的产品或者想法,于是拉了两个同事一起创业,你占98%的股权,他们两人每人1%。你和他们说,这家公司未来必将伟大,哪怕只有1%股权,也都是巨额的财富。

可是没过多久,你的同事愤愤辞职,大骂你“画大饼”“不公平”,而你也很气愤,觉得他们没有远见。

新创公司股权怎么分,是每一个创业者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股权设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关系到公司的日常运营和未来发展,股权结构不优,公司很难走得好、走得远。

股权应该怎么分呢?下面详细和大家说说。

01股权分配的主要方法第一,传统股权分配方式之一:法定分配法

法定分配法指的是,大家按照公司法来分配股权,即按照大家出资的比例分配股权。首先评估一下创业所需要的资金,然后盘点一下各位股东能够出多少钱,以此定下股权比例。

这个分配方法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人才的定价是零,只考虑大家的出资,没有考虑大家对于创业项目的参与程度和贡献比例。

如此分配方式下,公司具体经营者和公司出资人之间容易出现矛盾,上述案例中,阿创、阿强、阿发是经营者出资100万,持股比例只有33%,阿投是出资人,持股67%,经营者会失去做大公司业绩的动力,而出资人的利益也无法实现。

第二,传统股权分配方式之二:银股身股分配法

银股身股分配法指的是,两种分配制度的结合,既考虑法定分配,股东基于出资分配股份(银股),也考虑人力贡献,预留部分股权作为人力贡献的股权激励(身股)。

这种分配制度比第一种先进很多,区分了人力出资股东和货币出资股东;后者占大头,前者占小头,兼顾了资金和人力。

但是,银股身股分配法同样存在问题,例如,银权不分离,基本上出资大股东拥有企业管理权,具体经营者反而失去控制权;经营者发展公司的动力不足,很难吸引投资公司,融资难度大,投资人的回报率通常不高。

第三,现阶段常见的股份分配方式:不控股情况下,控制公司

股权设计本质上是一家公司组织的三个规则,人的规则、钱的规则和权的规则,而随着经济大势和公司经营的发展,人、钱和权这三样东西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股权分配也是不断变化的。

前面说到,股权分配既要考虑出资人的回报,也要考虑公司创始人、经营者的创业动力。

因此,目前的实操中,公司创始人开始思考,如何在不控股的情况下,利用股权设计控制公司,即出资人掌握更多股权,但是创始人控制公司经营。

①投票权委托:以京东为例,京东上市之前历经多轮融资,上市时,刘强东的股份只有20%左右,但是刘强东的投票权超过50%,后期融资而来的投资方,都把投票权委托给刘强东行使。

②有限合伙模式:以蚂蚁金服为例,公司的经营团队目前持股约80%,投资方持股20%,经营团队的持股主体是两家有限合伙企业,而这两家企业的普通合伙人是马云,也就是说,通过有限合伙结构,马云把内部经营团队所持股权对应的投票权,集合到了自己手中。

③AB股计划:这是目前很多公司都采用的股权设计手段,即把公司股票拆分为两类,一类为A股,主要由外部投资人持有,1股对应1个投票权;一类为B股,主要由经营团队持有,1股有多个投票权,通过这样的持股方式,经营团队可以用很少的股份实现对公司的控制。

举个例子,陌陌的创始人唐岩1股有10个投票权,京东刘强东1股有20个投票权,Twitter创始人1股有70个投票权,当然AB股计划也有适用范围,有些市场暂时不接受AB股的股权设计。

02股权分配的主要原则

创始股东合伙协议书?通过有限合伙成立的基金,管理人与投资人签订什么协议?

整体来说,股权分配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家公司、合伙创业的人不同,股权分配的方式就会不同。但是,股权分配有基础原则,我们在设置股权时,应该重点考虑。

第一,大而不独。公司要有实际的控制人,与此同时,其他股东要有制衡的能力。创业公司面临非常多的不确定性,企业一定要有一名领袖,否则公司寸步难行。因此,股权设计一定要避免五五分,或者等分,这样的股权结构看起来不伤和气,其实很难走远。

当然,领袖的话语权也要有制衡,光凭一个人决策,容易出现思维误区,合伙人之间必须并肩作战,才能提升创业成功率。

第二,先挣再给。就是对于合伙人股权行权做出限制,在分配股份时,合伙人并非一次性得到股份,而是要通过几年的合作,慢慢挣回股份。

例如,合伙时许诺A股东10%股份,但是,他只有在公司合格服务满1年,才能“行权”1/4,也就是2.5%的股份;满2年,5%;满4年,才能“挣”到全部10%的股权。

这就是“先挣后给”,在股权分配设置的时候,就让贡献值与股权对应,让创业公司在动态中健康发展。

你还有什么股权分配的好方法吗?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正好,专注小白理财的80后巨蟹男,请关注@正好的理财笔记,和我一起慢慢变富。

如果觉得我写得好,请帮忙点个赞,让更多人看见,多谢!

合伙企业一般需要几个股东?

合伙企业没有股东,是合伙人。

1、普通合伙企业由2人以上的普通合伙人(没有上限规定)组成

普通合伙企业中,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中,一个合伙人或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则仅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

2、有限合伙企业由2人以上50人以下的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其中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都至少有1人。

当有限合伙企业只剩下普通合伙人时,应当转为普通合伙企业,如果只剩下有限合伙人时,应当解散。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合伙人与股东有什么区别?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合伙人和股东两个词可谓时刻萦绕于耳畔。那么合伙人和股东有哪些区别,商业上所称的权益合伙人和事业合伙人都是不是一回事,以下来说一说。

1.法律意义上的合伙人与股东:

(1)依据的法律是不同的:

合伙人是合伙企业的投资人。包括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依据的是《合伙企业法》。

股东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人,依据的是《公司法》。

(2)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

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分两种,普通合伙人承担的是无限连带责任。所谓无限,就是在投入的钱不够偿债的时候,要以自己的所有财产对债权人承担责任;所谓连带,就是不管你合伙协议如何约定的,所有合伙人对企业债务都有责任向债权人偿还。有限合伙人则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对于公司的股东,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3)参与经营管理是不同的:

在合伙企业中,普通合伙人一般可以参与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有限合伙人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有权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直接参与其中或者间接参与)。

(4)其他不同:

如出资方式,合伙企业合伙人可以以劳务出资,而公司的股东则不行;

又如体现法律效力的方式,合伙企业是合伙协议,而公司是用公司章程;

再如退出的形式,股东可以进行股权转让,而合伙人则是退伙,等等。

2.商业模式中的合伙人与股东:

在我们平时所听到的名词中,还有很多别的合伙人,比如事业合伙人、权益合伙人等等,这些是为了在商业模式中进行管理和激励而创造出来的,与法律所规定的合伙人是有区别的。

在公司中,如果仅仅是通过协议约定的合伙人,而不是章程上所列明的股东,那么仅仅是对协议签署人有法律效力的。登记在公司章程中的股东,则具有公司法所约定的法律效力。

以上是财会小童观点,欢迎大家评论补充。

通过有限合伙成立的基金,管理人与投资人签订什么协议?

有限合伙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不参与公司的管理,以投资占比享有合伙企业利润的分红权利。

有限合伙股东投入资本时应取得股东出资证明。管理者与投资者通过《股东合作协议书》约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协议书》未约定的事项可以通过补充细则来完善。

猜你喜欢:
热门文章
随机文章列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