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股东大会 / 正文

关于万科股东大会活下来的信息

时间:2023-01-21 09:14:23 浏览:

用心做了,输和赢都很精彩!

01

前几天和几个姐妹在咖啡馆小聚。女人在一起永远是聊不完的八卦,只见烟一边刷微博,一边笑谈“这个女人肯定又要上头条”。

她口中所说的女人指的是田朴珺,田小姐参加了星空演讲,大谈“性别偏见”,大意是她是独立的,这辈子不需要依靠男人,发誓一定要比男人强。

几个月前,在万科停牌前涨了60%的那几天,我就那么巧在它暴涨前把它给卖了……(在此省略一万字悲痛心情),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也正是那段时间我了解到万科与宝能系的权力之争,基于对王石的崇拜和那与我擦肩而过的妖股,我一直默默关注着他们之间的“宫斗”大戏。

6月23日,宝能和华润先后对王石出牌,前者直指万科“已经实质成为内部人控制企业”,后者再次重申对预案的反对立场,加之田小姐的自我申辩,我笑谈,宫斗戏应该马上要尘埃落地了,对于王石来讲结果应该不容乐观。

不出所料,26日下午,万科A就发布了公告,即将召开2016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27日股东大会上大股东宝能就提出要彻底重组万科董事会,罢免王石、郁亮在内的所有董事;华润与宝能系分别对董事会报告和监事会报告投了反对票。

02

作为一个女汉子,什么田小姐自私、不顾情面,关键时刻急于撇清关系,田小姐克王石啥的,我通通不感兴趣。作为王石的脑残粉,我担忧的的是王大叔的处境。

王石和他的管理层战友们为了抵御“野蛮人”,几经周折定下引入深铁的方案,在股东大会上,基本上不可能发生任何“逆转”,甚至可以说自从宝能第一次买入万科股票的那一刻开始,万科就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万科。

虽然董事会报告和监事会报告均未通过,但王石大叔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这场大会唯一的亮点仍旧是大叔,他依然“大哥范儿”十足,腰板笔直,身材硬朗。

在股东大会上面对大家的关心,王石笑称已经接到三个猎头公司电话。他也表示个人荣辱去留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文化能延续下去。从某种角度讲,他只是万科文化的守望者。

我敬佩王大叔,的确是一条汉子,一般的人,哪会有如此胸襟如此气场?

03

说心里话,在这场“宫斗”大戏中,我内心深深的心疼王石。

想当初,万科最初的崛起之路就是“去国有化”,为此,王石甚至不惜得罪地方国资,而引入中央国资,如今他却把另一家地方国企当作捍卫自己尊严的救世主。抛开王石、郁亮出局,万科从体制外走入体制国企化,是否是国企改革的失败先不说。

在这场汇聚民营财团、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的博弈中,各方利益,各有各的盘算,博弈的结果将决定万科最后的走向。而王石和他的战友们,却很可能在股权为王的下一阶段博弈中沦为配角,乃至棋子。

就如王大叔所说,为了万科品牌,为了各个相关者的利益,他一直在遵循游戏规则的同时妥协,但妥协也有度,大股东不可能为所欲为,底线不能违背。

人生无常,复杂滋味,也许只有王大叔一人能够体会。

04

从王石事件,我想起了我所认识的,一个曾经很牛的张总。

十年之前,他身家上亿,是一个大公司的老板,因为想寻求突破,引入新的资金探索新的模式,最后整个公司完全不为他掌控,被沦为看客。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完胜的大股东不久后,在沉浮的商场被另一家公司收购。

昨天看雾满拦江老师谈王石事件,说得很在理,“昨天,捕捞一番只拖着骨架回来的,是褚实健,今天是王石,焉知明天不是姚振华?不是你,不是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时隔多年,有人在饭桌上问张总,“你后悔吗,当年不折腾,你也不至于今日,或许你早已是叱咤商场的风云人物。”他回答,“用心做了,输和赢,都是精彩”。

我想这句话同样适应于王石大叔。所有做事的人,都是英雄。

人生重在参与,大人物的争斗叫交锋,小人物的执着叫不屈,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活得悲壮,但每个对内心深处负责的那个人都是值得让我们钦佩并学习的榜样。

少些患得患失,放手去做,谁也无法把握生活对我们态度,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却会决定我们的一生。做最重要的事儿,忠实于自己,这个世界的本质,才有资格论得失。

人生在世,殊途同归,既然大家买的都是返程票,拼尽每一天就好了。

也正如王石所说“天要下雨,娘要改嫁,能说什么?用心了,哪怕就算是输了又能怎样?

告别万科, 王石最后一句话说了两遍, 一个时代结束了

“我知道很多人都是为我来的。”

——王石在今天(30日)下午召开的万科股东大会上,这样说道。而大会议案投票结果显示:新一届董事会中,王石不再担任万科董事。

这也意味着,这场股东大会是王石以万科董事长身份的最后一次亮相。

就像王石自己说的那样,他成为了这场股东大会上的焦点,投资者的大多数问题也都“抛”给了他。

万科股价是涨还是跌?王石:问宝能

投资者现场提问

在股东大会现场,有投资者向王石提问,万科未来的股价是涨还是跌?我很担心宝能在二级市场抛售(万科的股票)。

对此,王石说,“你应该请宝能回答这个问题。”

但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宝能作为万科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25.4%),却没有派人出席万科股东大会。而新一届董事会候选名单的7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中,也没有宝能的人入选。

对此,宝能相关负责人今天下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从大局出发,支持万科换届方案,支持万科持续发展。

而首次在万科股东大会上公开亮相的深圳地铁董事长林茂德表示:

宝能是在深圳成长起来的企业,此次万科董事会换届与宝能都有沟通,地铁集团发出书面商函请宝能提出意见支持深铁的提案。宝能对此予以书面回应表示支持深铁提案,宝能和深铁在沟通后达成一致意见。

6月30日,万科A的收盘价为24.97元/股。据《中国企业家》测算,宝能在万科投资浮盈超90亿元,而宝能方面表示,此项投资确有浮盈,但具体数字不能确认。

对于宝能和姚振华来说,投资万科的结果是复杂的:

从短期利益而言,获得了浮盈,也一战成名,变得路人皆知;另一方面也受到了监管层的处罚,前海人寿的万能险业务被叫停,姚振华也被采取了市场禁入措施。

王石对华润表示感谢,但未来是竞争对手

股东大会现场

在万科高速发展中,央企华润留下了重重一笔,在投资者问到相关问题时,王石借最后作为董事长的机会,表示对华润的感谢,但他也认为,如今华润和万科已从合作关系变成了竞争关系。王石说:

万科原来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时候,我作为创始人,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之后我们就是走混合所有制。简单来说,万科作为深圳的一个地方国营公司,改造之后,我们作为地方的国营还是占了极大的占比。在之后第二轮,是央企,我们又回归深圳。

在第一次转换的过程当中,应该是在华润期间,万科处在一个高速的黄金成长期,现在尽管华润已经把股份转给了深圳地铁,我在这里,最后的作为董事长的机会,表示对华润的感谢!

在这个期间,华润下面也有很强的公司,下面也有地产公司,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更多的是合作,现在我们可以说是竞争关系了,将来不可避免地我们会是竞争对手。比如说昨天的,我们的投资项目当中,华润就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之一。

作为现在,就万科的发展来讲,这个黄金期没有结束,只有增加两个字,叫做“稳定的黄金发展期”,至于说稳定多长时间呢?是和华润的时间一样呢,还是更长时间呢,要看未来的发展。

王石:退休是一个半月前的决定

现场大屏幕上播放着王石登山的画面

有股东问王石,促使你退出管理层的最大原因是什么?这是不是你的本愿?

王石表示,“我不告诉你。你的提问很好,我的回答也很好,哈哈。”

一直坐在王石旁边的郁亮则表示,没有王石主席,没有万科的郁亮。

郁亮表示,想用六个词表达心情:

感恩及感激(王石主席如伯乐一样发现了我,如同老师一样教导我,所以非常感谢王石);

责任和压力(在万科股权纷争中,公司业务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因此感受到压力);

信心和勇气(我感到来自股东的信任,今天的投票结果体现了这一点);

同时(我)收到了来自王石及员工的支持,以后将沿着王石开拓的大道,继续开拓业绩,不辜负王石及股东的期盼)。

在回答投资者有关提问时,王石表示,离开万科是早就规划的了,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退休只是一个时间节点的问题。应该说决定这次股东大会来退休,是一个月半月前做的决定。但一旦决定退休的时候,可能会伤感两三天。

最后一次亮相万科股东大会的王石

而对于未来的规划,王石表示,“我还没想好呢。”

“我们往往高估自己现在的能力,低估自己未来的成绩。”

——在王石最后的发言中,这句话重复了两遍。

对于这些观点,你怎么看?

留言说说~

喜欢我就关注我哟!

王石:人生至暗时刻,要学会放下

文/清如

作为房地产风云人物,王石经历过多次至暗时刻,学会放下是他走出困境的法门。他说,“如何面对最困难时刻的经历,会成为你的财富。”

王石第一次创业是给饲料厂提供玉米,他掘得第一桶金的过程可谓大悲大喜。

1983年,抱着想做点事的想法,32岁的王石抵达深圳,进入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工作。

有一天,他发现,正大康地集团需要大量玉米,但是他们从东北地区购买的玉米却不是直接从东北运来的,因为解决不了运输。

王石斟酌过后,决定卖玉米。他跟广州海运局进行沟通,对方答应只要有货源,随时开通。于是,王石开始了自己的玉米生意,3个月就赚了30万。

但是好景不长,香港媒体报道说鸡饲料中发现致癌物质。一夜间,香港人不再吃鸡肉,玉米成了滞销货,王石只能低价卖出玉米,倒赔70万,濒临破产。

王石跌入了谷底。他回家睡了足足24小时,醒来之后决定放手一搏。

他飞到大连粮油进出口公司,将所有1.5万吨玉米全部收购,货到一百天付款。“我就赌,你香港人不可能不吃鸡,当你要玉米的时候发现谁都没有,就我有。”

但是等待是最煎熬的。“因为我一百天就要付款的,所以我特别希望这个船被暴风雨打沉,打沉了我有保险。这时候我发现我心底的阴暗面。”

幸运的是,不久,香港报纸就澄清之前的报道有误。两大饲料厂马上向王石订购玉米,王石不仅补回赔掉的钱,还赚了300多万元。

1988年,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更名为“万科”,王石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正式进军房地产。

在王石的带领下,万科很快在房地产领域崛起,2005年销售破百亿。

但是,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万科向地震灾区捐款200万元之后,王石在博客上表示,“万科捐出200万是合适的”,并规定“普通员工限捐10元,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

这一言论瞬间将王石推上风口浪尖,网民的质疑、嘲讽、谩骂铺天盖地,万科也遭到负面舆论的冲击。

这是王石人生中的至暗时刻。“我也是人,我不是圣人,突然被网民,被主流否定的时候,我是非常痛苦的。”

迫于舆论压力,王石在灾区对“捐款门”事件公开道歉,公司也随即高票通过捐助1亿重建灾区资金的方案。

“我做了最坏的打算,甚至准备肉体上被消灭,当然我不能坐以待毙。还要保持乐观的态度,谁知道十天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谁知道一个月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虽然部分网友对王石的补救行为并不满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捐款门”事件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而万科也继续正常运转,业绩屡创新高。

“我现在认为我可以,不要把个人的情感、个人的诉求和企业等同起来。像这样总结出了感悟,我觉得它成了我的财富。”

2015年7月10日,宝能系掌门人姚振华,通过旗下公司前海人寿高调举牌万科A股,买入其5.53亿股股票。

7月末,王石和姚振华见面。当姚振华表达出要当万科大股东时,王石的回答是:“什么时候宝能的信用赶上了万科,我什么时候欢迎你来当大股东。”这显然是在嘲讽姚振华,“宝万之争”一触即发。

很快,姚振华向万科发起数轮进攻,短短160天时间,宝能就以24.255%的持股比,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王石也不甘示弱,同年12月,万科管理层申请万科A股停牌,拟实施“重大资产重组”。

两人你来我往,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王石的人生再次陷入黑暗。

但是,历经商业磨炼的他,已经学会了放下。

王石的女友田朴珺说,王石无论面对什么风浪,都非常平静。“万宝之争的时候,他每天躺在床上,数123就睡着了。”而且照样每天早上5点多钟去划赛艇,“他说只有锻炼好身体才能处理好事情,身体是非常重要的。”

长达两年的“宝万之争”,最终由国企深圳地铁集团出面终结。王石获得了胜利。

2017年6月30日,万科召开股东大会,王石正式辞任万科董事会主席。目前,王石担任万科董事会名誉主席。

“人在最困难的时候不是看他的高峰,而是看他由高峰跌到低谷的反弹力。如何面对最困难时刻的经历,会成为你的财富。”

“谁的万科”进入决战 王石:资本不能为所欲为

王石在万科2015年度股东大会现场

持续近一年的万科股权之争,终于来到新的阶段。在明确反对万科与深铁的重组后,万科第一大股东宝能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意欲全面重组万科董事会。而一旦宝能提交的方案获得通过,万科创始人王石将被迫从这家已经发展为全球最大房地产商的公司离职。今日下午,万科2015年度股东大会在深圳总部召开,会上王石、郁亮等分别回应了股东代表们的提问。

“谁的万科”进入决战 宝能提议罢免全部董事

此前一直在暗中观察战事动态的宝能集团日前正式发出“宣战檄文”——提请股东大会罢免万科全部在任董事及两名监事。

出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宝能方面的上述提议,实属预料之内、情理之中。尽管万科称将于近期召开董事会审议上述请求,但根据相关规定,只要宝能执意坚持,相关罢免议案便会经股东大会“过堂”表决。届时,万科全体参会股东的态度,将决定未来的万科,究竟是谁的万科。

万科今日所发公告显示,公司近日收到钜盛华、前海人寿(皆为宝能集团旗下企业)发来的通知,宝能方面欲提请公司董事会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由其提出的12项议案,即将包括王石、乔世波、郁亮在内的万科十名现任董事以及解冻、廖绮云等两名监事全部予以罢免,“心细”的宝能并未将独立董事海闻纳入罢免范围,原因在于海闻之前已经请辞。

有业内人士指出,万科重组被否加上核心管理层被“血洗”,如果华润和宝能拿不出重组方案,亦或是造成整个管理团队出走,万科复牌后的股价将承受巨大的压力,中小股东恐遭受非常大的损失。

王石回应薪酬问题:

我是拿薪酬的董事长,对公司进行战略性把握

王石在大会上回应小股东对其千万元薪酬的质疑。他表示,“首先,我是执行董事,我并不是只挂名的董事长,是公司管理层的一员,是拿薪酬的董事长。”王石称,“我介入了公司管理,监督公司运转。我在国外考察学习期间,也是参与了公司具体国际项目的谈判。我对公司进行战略性的把握,监督管理团队执行董事会决策是否有偏差。”

万科监事会主席解冻:

王石还没不堪到被罢免

万科监事会主席力挺王石,解冻说:“王石是合格的董事长,没有不堪到要被罢免的程度。”他表示,王石从来没有脱离过工作岗位,即使在海外期间,也为公司提供了资源和支持。“王石是执行董事,没有单独领取津贴,是与公司管理层一样领取薪酬,其薪酬是经过每年股东大会审议确认的。过去万科业绩不断增长,但王石的薪酬没有与利润同步增长。”解冻说。

王石回应“野蛮人”问题: 

    不会一直妥协,资本不能为所欲为

王石回应称,包括他在内的万科管理层一直在妥协。他说:“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我身上的表现,从去年我当时来停牌时候的内部的一个讲话,在社会上的反响,和在不同场合我的表态,和今天我坐在这里我的态度,你们应该看到,万科管理层包括我在内,我们为了万科这个品牌、为了我们社会各个利益的相关者,只要整个让大家感到在这种股东更换当中,我们管理层、我们艰辛的、我们创造的、我们守望的对各个利益相关的一致往前走的利益,我们一直在妥协。我相信媒体应该是可以感到的,有关的监管部门是可以感到的,我们在妥协当中的我们应该对手也是感觉到的,并不等于说我们这个会是怎么样的会,当然在现代社会当中,第一,我们遵守游戏规则,第二,实际上的智慧是什么呢,就是妥协,我赞成这位股东提的这样一个建议。”

王石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尤其是如何来稳定,应该说万科本身一直是在妥协的,他说,这种妥协也是有个度的,底线是消费者、合作伙伴、社会各个方面接受的万科已经形成的一些阳光、透明的原则。王石称,大股东也必须遵守监管部门的要求,不能为所欲为。他说,“中国还有相关监管部门,在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如何运行这个市场,监管部门已经有了相当的经验,相信监管部门这个时候会出来表态的,为什么我们乐观,就乐观在这里,不是资本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

王石回应何时放手万科:

希望郁亮成为董事长接替我

“我曾经说过,我说我的成功应该是没有人再需要我,这才是成功,从现在来看,我还不太成功,因为现在还有一个重点,有提案要把我掀掉。我希望郁亮能代替我,如果能实现当然好,郁亮成为董事长,当然我同时辞职,如果我还没被罢免的话,这是不错的一个建议。”王石回应称。

王石回应重组方案问题:

重组深铁方案董事会已通过 可以往前推进

王石表示,重组方案推进之后,最终的规模、具体的价格还要到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议,“这个程序最快也得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说这个董事会通过了就通过,通过就是同意这样重组往下进行,进行下去很多工作要做,没有两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是完不成的,完成之后还需要开董事会,还需要开股东大会,如果是那个方案,像昨天这样的结果,当然今天开股东大会也通不过了,我们应该说在这方面还是有时间、还是有空间的”。

郁亮回应被罢免:

管理团队感到有心无力

在股东大会上,有小股东代表提问,管理层对于宝能罢免议案的态度。“我们尊重每个股东的权益,这是他们的选择,近期董事会会讨论相关议案。”郁亮表示,“对于我们来说,罢免万科所有的董事及监事,确实对万科造成非常大的困扰。去年万科员工队伍开始出现不稳定,我们尽可能维持,没有对业绩造成影响。”

但是,郁亮说,上个礼拜罢免议案提出后,“我们部分已经签约和销售的项目面临解约风险,银行对万科的信用评级慎重考虑,合作方调整商务条款,猎头打我们员工的主意。管理团队会尽力维持,但是今天我们也感到有心无力。”

“王石主席和我的去留问题并不重要,但是万科普通员工的人心如果散了,股东和相关方的利益都得不到保证。我们在任每一天都会尽到自己的责任。”郁亮表示。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6-28,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

别了万科董事长王石是怎么回事?

宝万之争结束了,王石走了。

在宝万之争的风波中,面对宝能罢免提议,王石曾回应,“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出场了,就有谢幕的一天。但还不到时候,着啥子鸡(急)嘛。”

如今,在股权纷争落幕,深圳地铁最终入主万科尘埃落定之后,王石谢幕的时候终于到了。从1988年出任改制后的万科董事长兼总经理,30年间万科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毫无争议的龙头公司,而王石也已经成为标杆性的企业家,正如他的好友秦朔讲的那样,在中国房地产业王石赢得了“他说第二,无人称首”的大哥大地位。

王石的标签和争议很多。为名不为利,放弃个人在万科的股权,留下高大背影,却也两次将万科拖入股权之争的泥潭;热心公益,但在汶川地震中提议万科员工每人只捐10元,酿成万科史上最大的舆论危机;登山、游学、玩赛艇和女明星的绯闻,成就了个人潇洒的人生,也被质疑不务正业。

如今,66岁的王石主动让贤,董事长的光环褪去,哪一个才是真实的王石?

谢幕:王石交棒郁亮

6月21日一早,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6月19日收到深圳地铁提议,将于6月30日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进行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不过,在董事候选名单上已经没有万科董事长王石的名字。

王石随后在其微信朋友圈发文表示:

今天,万科公告了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候选名单。我在酝酿董事会换届时,已决定不再作为万科董事被提名。从当初我们放弃股权的那一刻起,万科就走上了混合所有制道路,成为一个集体的作品,成为我们共同的骄傲。

未来,万科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今天,我把接力棒交给郁亮带领下的团队,我相信这是最好的时候。他们更年轻,但已充分成熟。我对他们完全放心,也充满期待。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行走的过程。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做对万科、对社会有益的事。

再次向我的同仁们致谢!再次向社会各界朋友致谢!

对于王石的“让贤”,万科第一大股东深圳地铁表示:

30多年来,万科在王石先生的带领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深圳地铁集团对此深表敬意并尊重王石先生的决定。同时,希望万科团队在郁亮先生的带领下,按照既定的战略和运营机制,持续领跑房地产行业,创造优秀业绩回报股东,回馈社会。

回首30年:“万科”的来历,王石的放弃

在中国地产界,人们对“万科”二字耳熟能详,但对万科的前身,大家的记忆或许有些模糊了。

1984年9月,在深圳建设路1号,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建立开张,王石任经理,这也是万科的前身,主要业务是从香港进货,向内地倒卖摄像机、投影机等教学器材。

但是,王石创立并担任一把手的这家贸易企业几乎全部业务都要倚仗于名义上的母公司、当时在深圳的最大国有企业“深圳特区发展公司”。

1987年12月1日,一场在深圳会堂举行的国土有偿使用权拍卖会进入了王石的视野,一家房地产公司以525万元的最高价获得了一块8588平方米土地的使用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使用权的“第一拍”。

第二年,王石即亲自到场举牌,万科以当时2000万元的天价在深圳拍得威登别墅地块,正式进入房地产行业。

对于公司的新名字“万科”的来历,王石在其自传《道路与梦想 我与万科20年》中这样回忆:

公司的名字一路改,改到1988年,我比较喜欢“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这个名字,简洁、易记、琅琅上口。但在办理股份制手续过程中,却意识到韩国有一家大公司也叫现代企业。

还得更名。这次要慎重。

为了改名,公司管理层和部分总办人员乘海船,在珠江口海域兜转。在船上也没什么事,惟一能做的就是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插上想像的翅膀,畅想公司的名字和寓意。

返回深圳,把每个人能想像的名字写在大黑板前进行比较选择。

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的英文名称“Shenzhen Modern Enterprise Company”,缩写是“MEC”。讨论最后集中在如何从三个缩写字母中延展出新的名字,这样同原来的名字有连续性。有人提出,我们干脆就用这个“MEC”,可是,这和日本的“NEC”有些接近,而且“MEC”的发音同当时热播的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男主角麦克太像,总不能让别人听到公司名字就想到连续剧主角吧?再加上“克”字读上去不响亮,于是又有人考虑将公司名字改成“麦科”,但“麦科”用广东话发音是“特别黑”的意思。如果别人问到公司的名字,公司就成“特别黑公司”了。

讨论来讨论去,一个从深圳大学英文专业毕业的员工潘毅勇想到了“万科”的名字——既然“Marlboro”以中文翻译为“万宝路”,为什么公司的名字不能叫做“万科”呢?

于是,公司正式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今天,王石主动让贤的举动,不禁让人回想起1988年,王石主动放弃万科股权时的情形。同样在自传中,王石回忆:

万科股票是在1988年12月28日公开发行的。

1989年3月28日上午9点,深圳会堂,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股东例会召开。

座无虚席。回答股东提问。一位股东站起来,手握话筒:“请问王石先生,您个人自己买了多少股票?”

我从西装内侧口袋里掏出一张认股权证,“我个人存款一共25000块钱,取出2万块钱买了万科股票。”台下一片热烈掌声和叫好声。

当晚第一届董事会上,我被推选为万科第一任董事长,董事会由王石、蔡顺成、刘元生等11人组成。

4100万股的股份中,万科职工股应得的股票约500万出头。这部分股票怎么分配呢?按照市府办公厅下发的股改文件,这部分股票只能有10%允许量化到个人名下,其余的由集体持有。

我明确了想法,放弃其中我应得的个人股份。

我放弃的想法基于三点:

一、社会价值取向。“不患寡,患不均”是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社会也向来有种仇富心态。个人突然有了钱,会把自己摆在一个极其不利的地位,尤其是像我如此爱出风头,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如果很有钱,弄不好会惹来杀身之祸。名利之间只能选择一项,或默不出声地赚钱,或两袖清风实现一番事业。我选择了后者。

二、讨嫌暴发户形象。少年时代阅读了雨果、巴尔扎克、狄更斯、莎士比亚的作品,反感暴发户。当发现自己可能成为这一类人时,自然采取回避。

三、家族没有掌管财富的DNA。我祖籍安徽,但从来没有回去过,股改过程中,专门翻阅了家乡堂弟邮寄来的族谱,上溯20代,农民世家,没有一代成为地主的,我没有信心对钱财妥善处置,传统农民有了钱做什么呢?修祠堂,娶小老婆,赌博。

我放弃个人股份的想法也征求了家人的意见。太太没有反对,她本来就没有指望王石发大财,半开玩笑地问我:“什么时候能住上别墅?”

我回答:“别墅会有的,别墅太早住进去会不得安宁。”

我放弃了,管理层也放弃。而且,管理层提议:将职工股成立一个基金,只要在万科的职员,新老都有享用权;由职工代表会产生出管理委员会的成员。资金用途:职员的福利,重点照顾1988年以前进入万科的职员的福利;另外的用于回馈社会,做公益活动。

万科新面孔

今年6月9日,继华润之后,恒大将所持的万科股权全部转让深圳地铁,至此支持万科管理层的深圳地铁成为了万科第一大股东,持续近两年的万科股权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当前,在万科的股东中,深圳地铁持股29.38%位列第一大股东,宝能持股25.40%退居老二,安邦以6.18%位居第三大股东,国信金鹏资管计划、招商德赢计划分别持有4.14%、2.98%,万科工会持股0.61%。

从万科发布的新一届董事会候选名单中发现,在7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中,有3人为万科的管理层,分别为万科总裁郁亮、万科执行副总裁王文金、万科执行副总裁张旭,而来自深圳地铁的董事候选人也达到了3人,分别为深圳地铁董事长林茂德、深圳地铁总经理肖民、深圳地铁财务总监陈贤军。另外一个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为深圳市赛格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盛典。

通过这一提名名单可以看出,在非独立董事的提名人选中无宝能人选,无安邦人选,而深圳地铁已经“一家独大”。

深圳地铁表示:

深圳地铁集团将依法、依规履行基石股东职责,继续支持万科的混合所有制结构,支持万科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和事业合伙人机制,支持万科管理团队按照既定战略目标,实施运营和管理,深化“轨道+物业”发展模式,与各方股东共同推动万科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对于此次董事会改选,万科董秘朱旭回应记者称,目前没有收到宝能及其他股东的提名方案。而根据万科的公司章程,新一届董事会提名名单应该在股东大会至少十天前提出。记者问到,此份提名名单是否有与宝能进行沟通,朱旭回应,“深圳地铁集团作为万科的基石股东,在向万科提交临时提案前,征求了万科现有主要股东等各方意见。”

对于王石的去留,王石自己曾直言,“公司我是创立者之一,我的去留不重要,只要文化能延续下去。”

所以王石就算选择退出,只要文化能继续延续,相信他也就无憾了!

2022下半年,楼市怎么走

6月28日,在股东大会上,万科郁亮谈及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时,斩钉截铁的说出了七个字,短期市场已触底。一直以来,万科就像地产行业的大空头,经常说一些夺人眼球的看空言论,比如2008年万科提出的拐点论,2012年万科首次提出地产将会进入白银时代,2018年的股东大会,万科高呼活下去,2022年2月,万科提出房地产已进入黑铁时代。刚开始大家都觉得万科是在哗众取宠,但回过头来看,这些预言的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这一次,万科却一反常态,不再悲观,这是不是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又要重新火热了呢?其实,郁亮的触底发言很可能只是配合政府给行业打一针强心剂,而从这几天整个行业的气氛来看,郁亮的发言的确有明显的提振效果,但对整体楼市。交易作用其实微乎其微。

首先,从70城房价指数的月环比数据来看,5月环比负0.51%,6月环比负0.48%,7月环比负0.5%。从 历史 上看,楼市跌到某个低点,下跌幅度就会开始收窄。比如2008年12月、2014年9月,楼市上演V型反弹,但这次并不是,目前仍在不断向下盘整的过程中,连下跌速度都还没有反弹,怎么能说楼市已触底呢?再看今年上半年百强房企的销售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百强房企累计业绩规模同比降幅高达50.3%,较2020年同期降幅也达到27.8%,近八成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同比降幅高于30%,2022年上半年百强房企的销售入围门槛较上年下降60.4%,去年上半年为177.7亿,到了2022年上半年已经不到百亿。今时今日,对开发商影响最大的就是销售回款,尤其是再融资受限和偿债高峰的背景下,回款不畅称得上是压死开发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百强房企中有60%并未参与拿地。上半年土地市场罕见降温,一部分根源就在这里。7月5日经济观察报报道,2022年上半年,全国195个城市土地累计成交14392.13亿,与2021年上半年相比下降58%,创下2016年以来的新低。而即便是这样,还得靠国企、城投的不断托底。然而,地方国企和城投拿地对于地方来说,根本不能解决财政吃紧的问题,因为地方国企城投。是官方自己的平台,他们拿地基本等同于左手倒右手,本质上就是官方的遮羞布,不想让市场看到土地出现大规模的流拍。这种两手倒的方式除了能让数据看起来没有那么糟糕外,本质上是不产生什么卖地收入的。而如果扯下国企城投这块遮羞布,那么很多城市上半年的卖地收入基本是没法看收回。房企这边,他们的外部融资也出现大幅腰斩。

2022年6月,房企债务发行总规模为908.9亿元,同比下降51%。上半年房企债务累计发行4825.5亿元,同比下降54.9%。其中海外债的发行更是陷入绝境,2022年一至六月,房企海外债共发行195亿元,同比下降90%,借不到钱的同时,要还的债还越来越多。今年下半年。房企债务到期规模依旧较大,七至八月将迎来年内第二次偿债高峰。数据显示,2022年下半年房企信用债到期规模3177亿元,海外债到期规模1743亿元,房企下半年平均每月到期债务超过800亿,其中七至八月平均每月到期金额超过千亿。房企偿债压力依然普遍存在,爆雷风险丝毫未减。

分城市来看,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五月份33个城市二手房价格跌回两年前,不仅仅是牡丹江、安庆、北海、锦州这类三四线城市,还有哈尔滨、太原、天津、南昌、青岛等省会国家中心城市。这些房价下跌的城市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库存高居不下,需求严重不足,叠加成交量大幅下滑,买房人更加捂紧钱包已清。为例,2022年6月新房库存位居全国之首,库存面积超过2500万瓶。再比如南昌,新房库存足够消化五至六年。再看央行近期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当前时期购房者的买房信心不仅未见好转,而且还在进一步恶化,未来三个月只有16.9%的居民打算购房。该比例低于今年一季度的17.9%,同时创下2016年三季度以来的新低。一句话总结就是,房价下跌后,人们的购房热情也跟着大幅下降。

事实上,如果去看一些房企近期发布的销售数据,就会发现,他们很多只说环比而不讲同比数据。这里面其实大有文章,因为和基数低的五月份相比,六月份的数据自然好看很多,但实际上六月份甚至都不到往年正常水平的60%。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有人一个劲夸市场大幅好转,显然是另有所图。但是,不懂行的购房者如果看到这样的信息,就会误以为房价又要开始暴涨,可能会在焦虑的情绪下着急进场接盘,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

那么,下半年的楼市该怎么看?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国的房地产资源已经过剩,据中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家庭户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1.76平方米,平均每户居住面积达到111.18平方米,即便扣除城乡居民的数据一样也不低。这意味着未来房地产增量市场的规模大概率会不断缩减,商品房销量缓慢减少是个大趋势,在市疫情何时结束还是个未知数。

最近几天,国内多地再现本土疫情,而在西安、北京新发疫情中,感染者病毒基因测序接连指向了传播力更强的BA.5分支,其也被称为迄今为止最糟糕的新冠突变毒株,这主要是因为BA.5远超前辈的逃逸能力以及更加快速的内在传播力,这或许是新冠病毒进化史中又一次重大突变,而BA.5的突变也使其成为新的全球毒株霸主。显然,疫情爆发以及随之而来的防控政策对房地产的影响极大,正如。越那样,开发商的售楼处必须关停,新房销售受阻,有些项目一两个月都可能卖不掉一套房子,疫情反复,很多行业遭到冲击,关门闭店、裁员减薪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居民家庭经济来源的大幅锐减。

在收入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少人只能放弃原本的买房计划,尤其是一些企业可能需要通过卖房来维持自己的现金流在世如今持有房产也是亏本的买卖,很多人正计划卖房止损,会这么说并非武断下结论,从多方面的数据来看,其实从2021年下半年起,很多城市的房价都没涨过,有些已经连续跌了很久,甚至包括一线城市的部分区域。以前人们总说买房抗通胀,买房升值赚钱,现在回过头来看,过去这一两年很多人买房不仅没赚钱,还亏了一大笔,因为持有房产也是有资金成本的。贷款也是有利息的。

更重要的是,现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很多地方的房子已经彻底变成“不动产”,很难脱手。实际上,当下很多城市甚至出现了抛售潮的苗头。7月5日第一 财经 报道多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其中成都、重庆破17万套。安居客的数据则显示,六月全国重点城市二手房新增挂牌房源量环比上升6.8%,南昌、哈尔滨、长春、济南等城市挂牌房源量增幅也较为显著。各地挂牌量虽然激增,但成交却明显分化,一线城市大多数房子不愁买家,234线则面临不同程度的区划难问题,很多房子即便割肉都难寻买家,有些力度大的,一口气能将20万乃至50万,其他房源也都是两万三万的。将基于以上几点预测,未来六个月整体房地产依旧呗。年内也难言触底,但具体而言,城市间会严重分化,一线,强二线等有潜力的城市房子仍然不愁卖,即便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房价仍然会有可能超过5%的涨幅。

数据显示,虽然五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5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6%,但库存主要积压在三四线城市,大多数强一二线城市库存比较合理。另一方面,六月份二线城市松绑调控火力全开,尤其是限购政策放松,势必会吸引大批购房者入市。按照 历史 规律,需求一旦集中释放,也容易推升房价。而从需求端的角度来看,中小城市的购房群体以本地为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很多城市的家庭住房拥有率已经超过90%以上,同时因缺少产业的支持,人口流失严重,外来。的数量也较为有限。这意味着这类城市的库存去化难是长期性的,普遍会维持在五至六年,住房处于供大于求阶段,无论地方如何政策刺激,房价也很难支撑住。同时,在强二线的争抢下,库存庞大、需求消耗殆尽的中小城市房价很可能会滑向深渊。

猜你喜欢:
热门文章
随机文章列表
标签列表